发布日期:2025年11月07日 信息来源:http://www.sxzyj.net 点击数:
榨油机在生产过程中出现“回油”现象,是许多用户在操作中常遇到的问题。所谓“回油”,是指在榨油过程中,本应从油线中渗出的部分油脂,反而从进料口方向倒流回来,甚至能在料仓内看到油液的回流。这种情况看似复杂,其实是榨油机设备运行中常见的小故障之一,大多数是由操作不当或设备维护不到位引起的。若能充分了解榨油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,就能准确判断原因并及时处理。
螺旋榨油机主要由榨螺、榨膛、榨条和出饼口等部分组成。条排榨油机的榨膛由多块榨条拼装而成,榨条之间形成细密的油线间隙。油料在进入榨膛后,会经历破碎、加压、挤压的过程,每经过一个榨螺段,都会被逐步压榨出一部分油脂。而这些油脂通过油线间隙渗出,汇集后流出成为毛油。为了保证榨膛内部具有足够的压力,榨条间隙设计得十分精密。如果油线堵塞或间隙过小,便会影响油脂的正常渗出。
榨油机回油的主要原因,多数集中在进料段。进料段是油料刚开始受压的部位,出油量相对较大,因此更容易因油渣、杂质或残渣堵塞油线。当油线被堵后,毛油无法及时排出,就会在榨膛内部形成压力积聚,导致后续原料难以前进。此时油料受压后找不到出路,只能顺着螺旋反向流动,出现“回油”现象。
除了进料段堵塞外,第二段或高压段的油线若堵塞,也可能引发类似问题。只是由于这两个部位的油压更高,油脂更容易被挤出,所以出现的几率相对较低。另一方面,油缝表面不光滑、榨条间隙过小或安装不当,也可能造成油脂渗出不畅。油线若粗糙,会让油脂流动受阻;榨条间隙过小,则会使油脂难以顺利排出。
针对这些情况,操作人员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与预防:
定期清理油线:当出现回油时,应立即停机检查,将榨条拆下,用钢丝刷或细针清除堵塞物,保持油线畅通。
检查榨条间隙:若油缝过窄,可适当调整榨条间距,使油脂能顺利渗出;若油缝表面粗糙,可用油石进行打磨,使表面光滑。
合理控制进料速度:进料过多或过快,会导致原料堆积、压力不均,从而增加堵塞风险。
控制原料含水率:原料过干或过湿都会影响压榨效果,适当的含水量能保证油脂流动顺畅。
做好设备维护:定期检查榨螺、榨膛磨损情况,发现变形或磨损应及时更换。
总的来说,榨油机回油并非严重故障,只要操作人员能熟悉设备结构,掌握正确的操作与维护方法,就能轻松排除。通过保持油线通畅、合理调整设备参数、控制原料质量,既能避免回油现象,又能提高出油率与成品油质量。榨油机虽然是机械设备,但它的稳定运行依赖于精细的操作与日常保养,只有在细节上下功夫,才能保证设备长时间高效、稳定地工作。

上一篇:螺旋榨油机的出油率和什么因素有关呢? 下一篇:没有了
扫一扫
获取更多快速服务
全国免费咨询热线
15639480959
扫一扫
获取更多快速服务
全国免费咨询热线
15639480959